2022年4月26日是第十五个“全国疟疾日”,今年的宣传主题是“防止疟疾输入再传播,共创无疟世界”。
4月25日,我院防保科组织在院内开展了疟疾防治宣传活动。借助就诊高峰时段,利用LED显示、放置宣传展板、现场宣教、资料发放等形式,向来院人员普及疟疾的发病缘由、传播途径、临床表现、预防方法以及防蚊灭蚊措施,并现场进行答疑解惑,呼吁广大群众共同参与疟疾防治宣传活动,让身边更多的人了解疟疾、防控疟疾。
说起疟疾,很多人不知道到底是个啥?如果一提到“屠呦呦”的名字,无人不知,她发明的“青蒿素”获得了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!而“青蒿素”就是专门治疗疟疾的,自问世50年来,挽救了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数百万人的生命,为全球疟疾防治、佑护人类健康作出了重要贡献。
知识链接:
什么是疟疾?
疟疾(Malaria),是由按蚊叮咬人体后而感染的一种血液寄生虫病,我国20世纪90年代前普遍存在,在24个省(自治区)流行。民间称之为“打摆子”,主要通过蚊虫叮咬或输血传播。
引起疟疾的罪魁祸首是“疟原虫”,主要有间日疟、恶性疟、三日疟和卵形疟4种类型,其中恶性疟的病死率最高。
疟疾的传播方式
1.蚊媒传播
疟疾的传播媒介是按蚊叮刺吸入患者或带虫者的血后,再叮刺吸入正常人的血时,就将疟原虫传给后者。
2.血液传播
因胎盘受损或在分娩过程中,患疟疾或带疟原虫的母体的血污染胎儿伤口,由母体传给胎儿,造成先天性疟疾;另外。也可以因输入感染了疟原虫的血液而被感染。
得了疟疾啥症状?
被带虫的蚊虫叮咬后,一般半个月左右开始出现症状,典型的疟疾发作过程分为发冷期或寒战期,发热期,出汗期和间歇期。
发作前几天,每天或隔天可有程度不同的发烧,同时伴有疲劳、头痛、腰背痛、肌肉酸痛、厌食、全身或腹部不适、轻度腹泻和怕冷等前驱症状。
多次发作后,可引起贫血和脾肿大,严重者甚至出现脑型疟、多器官衰竭等病症。
疟疾的治疗方式
根治疟疾要规范,全程、足量服药最关键!疟疾是一种可治愈的传染病,在治疗上已经有很多高效的抗疟药,只要病人积极配合,做到早就诊、早诊断、早治疗,就可以早康复。否则很容易造成病情延误,导致重症和死亡病例的发生。
另外患间日疟和卵形疟病例治愈后,第二年3-4月份还要进行抗复发治疗,彻底杀灭肝内期疟原虫休眠子,防止复发。
如何预防疟疾发生
1. 疟疾是通过蚊子传播,防蚊虫叮咬最重要,改变露宿习惯。
2. 要做好个人防护,可穿适当的衣物,如长袖、长裤。特别是在户外,暴露皮肤可涂抹驱蚊剂。
3. 做好家庭防护,可使用蚊帐、纱门、纱窗,睡前在卧室喷洒灭蚊药。
4. 搞好周围环境卫生,清除垃圾、杂草、填平污水坑,做好灭蚊工作。
5. 出国前应当了解目的地的疟疾流行状况,外出到非洲、中南美洲、东南亚国家返回后,出现发冷、发热、出汗、乏力等症状,应当尽快到当地正规医院就医,并应主动告知旅行史,一旦明确诊断,要配合医生进行规范抗疟治疗,确保早发现、早治疗,避免误诊、漏诊及延误治疗。